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上下一心、力克时艰,以升格职业本科学校和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为契机,以“提质、服务、创新”为主线,以“八大创新”为动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学院概况
(一)办学定位与理念
474蒙特卡罗始建于2007年2月,学院代码14115,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专文凭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立足漳州、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以智能印刷为特色,以新工科为重点,多门类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现有机电与信息学院、印刷传媒学院、交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护理学院、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3000人。学院坚持“教育家理念治学,企业家理念治校”的理念,全面推行“厂校一体、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联合组建了学院发展咨询委员会、福建省印刷包装职教集团,与漳州区域产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展深度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二)办学主要成果
学院先后荣获第45届、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人社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培育院校”“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教育部印刷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印刷包装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教育创新改革示范院校”“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院校”“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先进单位”“全国校企合作优秀学校”“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示范基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先进单位”“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5A级平安校园”与“学校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学校;首批福建省“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荣获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及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比赛成果等,在教育教学、名师工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
(三)办学基本条件
学院主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蓝田经济开发区鹤鸣路1号,新校区位于漳州市迎宾西路,依山傍水,环境怡人。占地面积761880.4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348954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值238546平方米;学生宿舍总面积86478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600多万元。多媒体教室、机房、理实一体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新能源汽车检修检测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钢琴房、舞蹈房、网球场、田径场、体育馆等一应俱全。
二、学生发展
(一)立德树人,强化党的建设
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强烈坚定的政治担当抓实党的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一是坚持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创新“学习+”的思想教育模式,以理论学、实践学、网络学等模式,激活师生党史学习热潮。二是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基本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配备全覆盖。实施“党员先锋工程”,面对疫情,聚焦“双高计划”建设,凝聚力量、压实责任,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三是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形成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安全、课堂教育教学安全、网络文明行为安全。
(二)三全育人,创新教育工作模式
学校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学校教育工作质量。一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充分挖掘校本红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实施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等,开展思政课程实践创新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二是实施班导师制度,全员立体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两典礼六个一”(迎新晚会,毕业典礼,听一次党课、瞻仰一次革命旧址、看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或党建成果展览、学一次党章、观看一次爱国专题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为抓手,丰富学生新时代思政教育和文明风尚教育工程。学生在“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福建青年讲党史故事大赛获得三等奖;教师参加省市思政比赛获一等奖。
(三)攻坚克难,招生就业质量稳升
在新形势下,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布局,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继续面向全国招生,招生类型涵盖了三年制专科、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二元制、高职扩招专项招生等。录取报到学生5000多人,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
学校积极克服疫情的影响,扎实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一是创新就业指导工作方式,优化就业教育活动。开通线上就业咨询平台,24小时在线服务学生;通过直播讲座、一对一面谈等方式,教授学生面试技巧、求职准备、心理指导、职场礼仪等,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就业。二是畅通就业渠道、拓展就业信息,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体系。针对疫情影响,学校举办网络招聘会,积极为毕业生推送就业岗位千余个。三是做好重点毕业生群体个性化帮扶。面对困难毕业生,学校为其建档立卡,详细记录学生情况,定期约谈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个性化就业指导和专项培训。
在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下,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完成,就业质量稳定向好。学校2021届毕业生共2133人,截至2021年8月31日,就业1920人,就业率90.01%,其中高职升本181人,自主创业240人。
(四)全人发展,校园成长成才
学校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教促改、以教促建”,积极承办和参加各级各类大赛,不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2021年,学校郭燕如同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优胜奖,并被入选中国集训队,拟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83名同学在各级技能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一个学生团队获得省“红色筑梦之旅”立项,一个学生团队荣获省“互联网+”创新创业三等奖。
学校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分类管理与指导工作,有序推进社团管理工作线上运转机制。全年各级各类社团共开展活动513次,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质量。在疫情防控中,学校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参与做好学生心理疏导、网络传播、校园卫生防控、学生健康排查等工作,充分展现了理工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三、教育教学
(一)探索产教融合3.0,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持续探索产教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校厂一体、工学结合”的产教融合道路。一是依托校区产业园,推进学院与企业融合。发挥吉马集团优势,建设“厂中校”,积极引进12家企业入校,共建产业学院5个,开办“吉马印刷媒体技术”“数字VR工程师”“建筑设计师”等8个协同共育班,把生产项目任务带入课堂,开展“实景课堂,实境教学”,实现人才协同培养促进专业产业无缝对接。二是依托现代学徒制,积极探索“二元制”改革。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进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了“双导师制度”,立足思政新特点、岗位新技术、职业新要求,对接1+X证书制度改革,优化、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了课程与岗位融合。三是依托“五园八馆”,推进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融合。学校不断夯实产业园、创业园、林釬人文园、鲁班工匠园、理工云家园,以及红色记忆馆、闽南民俗文化馆、高尔夫球馆、信息图文馆、师生书画馆、奇石抽象馆、体能训练馆、美体塑造馆等校园思政基础。着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全学程贯通、校园文化全链条贯通、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通“三通”工程。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贯彻职业教育改革精神,先行先试,创新探索“职业体验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三个层次的链式教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培养既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解决问题能力,又有创新创业精神,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对接地方产业,专业优化布局
学校依托区域产业链,面向市场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及专业负面清单实施办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主动停招了人力资源管理等市场需求量少的传统专业;进一步瞄准“大装备”“大健康”“大石化”等“三大三新”产业发展趋势,新增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与服务管理、医学美容等一些服务省、市新动能、新产业、新需求的专业。同时,重点以智能印刷为主核,以为“康养”特色,着力打造智能印刷、健康与养育专业群。目前,学校专业建设成效明显。已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全国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
(三)着力推进“三教”改革
1.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汇聚名师名匠
按照“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思路,学校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等5项工程的建设,教师队伍数量、质量均得到优化提升。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基本成型。现有师资队伍双师占比近70%,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2.15%;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市级技能大师1人。在福建省教学能力比赛获一等奖3人,二三等奖23人。在其他各级各类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奖100多人次。
2.聚焦教学改革,深耕教材建设
学校成立了教材工作委员会,出台《学校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扎实推进教材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教材审查工作,按照“一查四审”工作流程,完成教材核查工作,涉及1000多种正式出版教材教辅。通过审查,所查的资源在政治立场、价值导向、意识形态等方面均符合教育规定要求。同时,积极推进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现已立项12个,进一步固化了教学改革成果。一本教材入围全国教材建设奖。
3.对接1+X证书,全力改革教法
学校持续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三批次部署实施改革任务。目前共有23个专业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试点,涉及证书种类16个,总人数达3700多人。试点专业的教师,积极对接1+X的考核标准,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技能等进行深入研讨,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深化高质量育人。第一批1+X考核通过率达96%。
(四)推进智慧校园,夯实信息化建设
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校园网络带宽基础,强化教学信息化平台管理,新建建设智慧教室1间,充分保障线上教学的需求。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开展线上课程资源建设。现已开通建设课程资源近500门,参与学生10000多人。这有力地支撑了疫情重起期间的“停课不停学”,为有效打赢疫情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政策保障
学校举办者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履行了职责义务。在去年斥资购买2000多亩土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校区建设,下大力气建设漳州理工教育城。同时,在招生就业、队伍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安排学生到所属集团公司开展对口顶岗实习,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确保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国际合作
受疫情影响,学校未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但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校、机构组织持续保持联系,就联合开展师资培养、提升学历能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展开充分的沟通与交流。
六、服务贡献
(一)人才输送规模不断扩大
学院2021届毕业生共计2133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输出和人力保障。其中在本省就业占73%,1589人到中小微企业等基层服务,极大地助力了福建省及漳州地区主导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科研和社会服务质量提升
学院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本年度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研项目共17项,其中2021年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项、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年度课题7项、2021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2项、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3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4项。同时,教师新申报专利23项,发表论文50余篇。
(三)社会培训工作不断加强
学校持续强化社会培训工作,成功申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入选福建省人才评价中心成员单位;在全省率先开展培训券改革试点工作。今年,积极为振兴乡村服务,选派14名中高职称技术人员到6个县14个村进行科技服务。学校还先后开展了钢筋工、砖砌工、茶艺师等9个职业的等级认定工作,培训人员达5000多人。同时,持续深化1+X培训工作,16个试点项目均开展了培训工作。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点正式启用,500多名学生参加首次等级考核工作。
七、机遇挑战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职教改革的大浪潮中,职教创新建设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政策红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学校的发展瓶颈问题依然突出,一些机制堵点、痛点和发展难点还制约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还长期存在;学校与国内双高校相比,还存在差距。对此,学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党旗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跟党走
要加强党对学院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的监督作用和堡垒作用,压紧压实责任,深化四支队伍建设,加强党建文化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二)锚定目标,立足高标高质,破除发展瓶颈
要按照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所设计好的发展蓝图,谋篇布局,扎实推进。要科学规划,打通堵点,努力突破“产教融合”“双师培养”“科研水平”等堵点。充分立足漳州“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平台,强化项目引领和团队合作,完善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进一步夯实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础,打造高质量运行新生态。
(三)夯实基础,加速自身发展,教学水平再提升
要持续深化专业建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专业随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要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引领质量提升,深入实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1+1”工程,推行“课堂革命”,做好1+X证书制度和资历框架试点工作。要扩大开放,探索疫情形势下国际交流新路径,努力开展建设国际交流沟通新机制和合作新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