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三校生”(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或具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专科。
四、职业面向:
1、所属专业大类(代码):财经商贸大类(63)
2、所属专业类(代码):物流类(6309)
3、对应行业(代码):道路运输业(54);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58);装卸搬运和仓储业(59);制造业(C);批发和零售业(F);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
4、主要职业类别(代码):管理(工业)工程技术人员(2-03-30);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服务人员(4-02-05);仓储人员(4-02-06);商务专业人员(2-06-07);采购人员(4-01-01)
5、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仓储主管、运输主管、生产车间主管(含物料管理)、物流销售主管、物流客户服务主管(含供应商、采购主管(采购和招投标管理)
6、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电子商务师(必考);物流师(选考);速递运营管理(选考);国际单证员(选考);ERP项目管理师(选考)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一路一带”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 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道路运输、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装卸搬运和仓储等行业群的商务专业人员、采购人员、管理(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服务人员、仓储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采购、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物料(原材料)管理、招投标、仓储、运输与配送、采购、供应链管理等基层管理及物流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素质修养,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方面
(1)公共基础知识
熟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必备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熟悉国防教育、基本军事理论及基本军事技能知识;熟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知识;熟悉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技能。
(2)专业知识
1)专业基础知识:物流管理基础、管理学基础、商品知识与养护等
①了解物流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及相应的物流观念在物流实践中产生的重要影响,使学生明白物流观念与物流环境的互相适应关系;理解关于物流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欲望、需求、产品、交换与交易、市场、物流管理等;掌握物流基础知识、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机网络知识、电子商务知识、物流技术设备、设施、工具的相关知识;
②了解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管理的含义、性质、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管理者的定义与分类。理解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素质;掌握管理能力的培养及其提高。了解西方五大管理学派的主要管理观点;了解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主要的管理思想。理解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掌握行为管理理论。
③能够对商品质量案例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能够根据商品检验的方法进行商品检验,了解商品检验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商品包装,了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能够运用温湿度计,了解掌握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观察各类商品霉腐情况,掌握影响商品霉腐的因素;能够了解掌握食品保鲜的常用方法;了解影响金属商品锈蚀的因素,掌握金属商品防锈技术;掌握药品仓储管理,认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2)专业知识:市场调研与预测、国际货运与代理、运输管理等
①了解掌握市场调研常用方法和技巧;具备市场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掌握市场预测常用方法和技巧;正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的能力,掌握市场细分的方法和程序;
②掌握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国际货运代理、报关、客户服务、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务政策与法规;掌握仓储业务流程,库存管理和控制的原理与方法,仓储业务各种单据和凭证的填制和传递;掌握配送的功能、要素、流程,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配送中心的设计与动作模式;掌握运输综合体系、运输网络规划、多式联运、运输模型及运输线路优化;掌握物流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及评价;
③掌握国际货代和通关的业务流程和规范;熟悉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及集装箱运输等国际货代和通关的业务操作及报关、通关的业务知识。
3、能力方面
(1)通用能力
具备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等。
(2)专业技术技能
1)物流行业法律法规辨析和文书写作能力:具备懂得经济法规和物流法法规,清楚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相关规范和办事流程,能够制作符合法律规范的合同文书;
2)物流成本预算能力:具备懂得基本的财会知识,能够灵活地制订合法而又适合客户要求的交易条件,编制物流活动预算,看得懂基本的账务报表;
3)仓储配送设施设备应用能力:具备熟练操作应用叉车、货架、电子标签、打包机等物流设施设备的能力;掌握和了解新型物流设施设备和现代物流技术运用的现状。
4)物流软件操作应用能力:具备熟练使用仓储、配送、运输软件等管理系统的能力,能够完成入库、盘点、保管保养、出库、运输、配送、国际物流业务的相关操作。
5)物流业务操作与管理能力:具备掌握仓储、配送、采购、运输、货代、市场开发、客服基本业务流程及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具有分析和解决业务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及相关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
6)物流市场开发与管理能力:具备编制与实施物流市场营销计划、进行营销诊断的能力;具有市场开拓与维护、客户关系管理能力。
7)物流企业运营管理能力:具备熟悉物流企业工作业务流程及其相互关系;具有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与协调控制的能力,具有业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单项管理能力。
8)具备熟悉各种商品的特点和养护条件,能够采用合理的包装和储运方法;熟悉销售现场的布局规划和陈列技巧,能够在销售现场进行有效管理,开展各种终端促销活动;
9)具备能够正确地撰写符合一般格式规范的各种企业物流文书;
10)具备在借助工具书的情况下,能够对专业领域内的英文资料进行阅读与翻译;
11)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进行办公。
七、合作企业:
福建吉马集团有限公司/青蛙王子(福建)婴童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八、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门数 | 学分数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课 | 13 | 28.5 |
限选课 | 6 | 20 | |
专 业 课 | 基础课 | 9 | 22 |
核心课 | 6 | 17 | |
拓展课 | 2 | 4 | |
公共选修课 | 选修课 | 2 | 3 |
合 计 | — | 39 | 93.5 |
九、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校内综合实训、校外跟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
十、专业课群组说明:
本专业课程群组如下:
修读专业基础课:管理学实务、经济学实务、现代物流管理、商品陈列与养护、物流法律法规、会计基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单证实务。
修读专业核心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服务营销。
修读专业拓展课:企业新媒体推广、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选择本专业课群组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核心课的全部课程,同时选修专业拓展课。
十一、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在校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为18:1(不含公共课)。承担本专业主要专业课教学任务的教师有7名,其中双师型教师7名。专业核心课教师具有物流相关专业的学历并具有初级或中级专业资格证书。配备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骨干教师4名,专业教师不足时从校企合作企业(如厦门顺丰速运漳州分公司)聘请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中级以上人员承担专业课教学工作和实训指导工作。
专 任 教师数 | 其中 | 兼职教师库 | 其中 | |||||
教授 | 副教授 | 其他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其他 | |||
7 | 0 | 2 | 5 | 7 | 1 | 5 | 1 | |
专业双师 型教师数 | 12 | 其中 | ||||||
在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 专任教师人数 | 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专任教师人数 | |||||||
11 | 1 |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教学设施和信息化条件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本专业仪器设备配备规范,本专业理论教学均在多媒体教室,有些实训在理实一体教室进行。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置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接入互联网,具备安全消防设施,符合紧急疏散要求。
2、校内实训室基本要求
1)生产性现代物流综合实训中心(吉马物流配送中心):配备仓库、出入货区、信息管理室、叉车、货架、拖车、货车、托盘、扫描仪(RF)、报警器、温度仪、湿度计等设施设备,用于货物入库、出库分拣、理货、码垛等仓储技能实操训练。
2)ERP供应链模拟实训室:配备电脑1台/人、ERP供应链软件设备,主要用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并且实施企业资源分配计划和监控的供应链管理过程,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企业资源支配管理活动,引导其深入理解供应链活动的规律性。。
3)企业沙盘模拟经营实训室:配备计算机9台,沙盘模拟经营物理盘面8张,沙盘模拟经营专用物料设备1套,沙盘模拟经营软件1套。主要模拟企业运行状况,去分析市场、决策制定的全过程,认识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从而深刻理解ERP的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
4)电子商务实训室:配备电脑1台/人,电子商务软件,主要用于网店开设装修、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等关键任务完成质量以及学生职业素养作为实训内容。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视觉营销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网店运营能力、商品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5)市场营销模拟实训:配备电脑1台/人、市场营销软件设备,主要用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确定目标、制定战略、确定营销方案并且实施计划和监控的持续营销管理过程,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活动,引导其深入理解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性。
3、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验设置齐备,能提供快递扫码员、包装员、仓管员、拣货员、理货员、配送员、货代员、单证员等相关实习岗位,能接纳一定规模的学生实习;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有保证实习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有关物流管理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和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四)教学方法
在本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对于理论性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可采取班级教学和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发现法等,使学生牢固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市场调研与预测实训》、《商品陈列与养护》、《仓储与配送管理》操作性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在课堂组织中设置职业化教学情境,采用岗位教学、任务驱动及项目引领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岗位适应性。
(五)教学评价
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业后要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教学评价,以检查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情况,是否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对于以理论为主的综合化整合课程可采取笔试、口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为主的技能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或其中已开发成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学习领域的课程,要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要吸纳企业和行业参预考核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规定学生完成产品质量标准、工时定额标准、服务标准、操作标准以及安全生产标准等,考查学生实习成果好坏、专业知识掌握理解运用程度、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和遵章守纪及实干精神、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意识、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的比例建议为4:6,专业能力和职业态度比例建议为7:3,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比例根据课程性质确定,要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和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获取证书应做为考核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
(六)质量管理
1、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学校、二级院系及专业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学校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十二、毕业合格标准:
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达到下列条件方能毕业:
1、毕业生所修总学分应不少于157学分,其中理论课不少于80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71学分,社会实践等环节不少于5.5学分。
2、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必修公共基础课和必修专业课,考核成绩及格。
3、完成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具备本专业规定的各项能力。
4、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考核合格。